北京杜威律师事务->正文

不良资产处置!你不知道的辛酸血泪史
来源:北京杜威律师事务所 发布日期:2017-6-7

早在2014年,银监会曾批复同意华融公司引入华平集团、中信证券国际、马来西亚国库投资公司、中金公司、中粮集团、复星集团、高盛集团等七家战略投资者,并向现有股东中国人寿集团增发股份,推动华融公司进一步深化股份制改革。上述八家机构,是在全球超过80家投资者的角逐中胜出的,最终入围者无不鼎鼎有名。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信达、长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一起,正是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为数不多的指定机构。海内外机构投资者为何追捧这家中国最大的坏账银行?答案很简单,利润丰厚,前景看好。在不良贷款增加的当下,坏账处理市场规模也正在不断增长。

 

而本文所要介绍的是一群专以银行不良资产包作为业务的买家们,既有赚过钵满盆满之时,也亏过一塌糊涂的一刻。让读者真真正正的感悟到这金钱时代的冷暖人生。

 

作为银行不良资产包的业余买家,李智楠(化名)长期游走在银行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间,大多数情况下,他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手中购买这些不良资产,偶尔,也会从银行直接收购单宗债权。

 

由于经济实力受限,李智楠以处置单笔债权为主,不敢贸然承接批量债权,而这更是加大了清收处置的不确定性。

 

2015年以来,随着银行不良贷款的持续增长,不良资产处置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行业主体也在增加,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工具的应用,各路资本跃跃欲试,以期分享这个所谓的高收益行业

 

其实,这个行业并没有外面说的那么热,实际上是外热内冷。李智楠说,多年来的处置经历令他感知人间冷暖,有赚过钵满盆满,也亏过一塌糊涂。

 

四大手中批量收购银行不良资产的业内人士蔡高韵(化名)透露,银行不良资产包全年平均价格在3毛左右,最高的价格在8毛左右,有些新包低至1毛,而老包的价格最多在3分附近。

 

有些老包里的债权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基本是收不回来了,这种包很少有人愿意接手。蔡高韵说。而所谓的3毛、3分,是业内的通行叫法,也就是一元钱的债权所对应的价格,3毛也就是3折,3分是0.3折。银行转让的资产包大致在2~3毛之间。某银行一位分行行长证实。

 

记得曾几何时,小编也曾遇到过一个地产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后跑路,银行几经周折追讨,但这笔款项最终还是成为了不良贷款,如果以2-3折的价格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由资产管理公司暂时接手并寻找真正接盘的公司,最终把楼盘项目完成出售,其中的利润很可观。

 

多少大包还在天上飘

 

在如今的市场上,做中介的人多,买回来倒手,而真正有能力处置资产包的人少,以某地为例,现在就有几个资产包在外面飘,说大也不大,但说小也不小。比如,其中一个资产包,本金差不多38亿元,打一折是3.8亿元,开始有人谈的是3.3亿元,目前说2.8亿元都可以成交,但依旧没有人买下来。他说。

 

在一个不良资产包里,小到10宗债权,大到百宗债权,单笔债权本息小到几十万元,大到上亿元,其中,可能有1/3最终和解,有1/2乃至2/3也没有太好的和解方式,我们会继续向外转让。蔡高韵说。

 

比如,一个包本息10亿元,我们4亿元本金买下,3年回收6亿元,实现了回报率,也有可能连4亿元的本金都收不回来,这就是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高不确定性的特点,但批量收购也有好处,即可以分散风险。蔡高韵说。

 

总得交点学费

 

对比来说,李智楠单宗购买债权的作法,显然风险更高。

 

前些年我从某银行手中收购一批车辆,当时,这批车辆是债务人以物抵债的形式偿还银行借款,车辆总的价值4000万元,我们500万元就拿下来了,银行也逼着我们赶快过户,过户之后,我们就着手处置这批车辆,没想到的是,这批车辆中,几乎每台车都有高额的违章罚款,就以捷达车为例,一台8万块的捷达就有3~4万元的违章,最后,我们每辆捷达只卖2.5~3万元,平均每台车亏几千元。李智楠说。

 

被银行坑了。他总结道。而似乎每一个从事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人都有一把辛酸血泪史。

蔡高韵说,他曾从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手中收来一个不良资产包,本金12亿元,最终成交价格为4500万元,也就是34分钱的包,结果到法院申请执行的时候才发现,法院早就出具了执行终结裁定书。

 

我们当初查看卷宗时,对方只提供了中止本次执行的裁定书,却没有出具终结本案执行的裁定书,我们去找资产管理公司评理,他们承认自己也是被银行坑了,因为当初批量买包做尽职调查的时候仅仅是查看资料,后续又没有实际处置,所以没发现这个问题。蔡高韵说。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高回报正是源于对于资产本身的高识别性和价值的高波动性,这对于买包的人的自身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李智楠津津乐道的是自己2013年从某银行手中购买的一笔单宗债权,该笔债权本息9000万元,55折到手,抵押物包括150套商品房、车库和两层商铺。

 

因为我是做物业出身,所以在处置物业方面比较有经验,债权到手之后,我们几个合伙人做了4~5套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反复推演,当时我们预计,只要150套房产中,能够卖出60套,我们就赚了,由于抵押的商品房里涉及150个回迁户,我们一户一户的谈,最终回迁户购买了90套房产。他说。

 

如今,在不良高企、报表修饰的压力之下,各银行都提升了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加速清收,加大核销。在不少银行的网站主页上,资产处置公告也是紧锣密鼓的对外发布。比如,在广州农商行的主页上,722日该行发布了一则《债权转让意向公告》,拟对持有广州市宏都房地产有限公司贷款债权进行公开转让;728日又发布了一则《债权转让竞价公告》,拟对持有的广东省信托房产开发公司贷款债权进行竞价转让。此前,有不良资产处置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总结道,银行资产包的质量有规律可循,比如,5月和11月的包质量不好,因为处于半年报和年报的前夕,而半年报和年报过后的89月和12月份则会出来一些好包。

 

对于这种说法,业内看法不一,季末或者年末出来的东西很差,目前没有找到逻辑依据,反而,季末或者年末会出现交易性机会,这个是有逻辑依据的。另一位业内人士说。

应该没有规律可循吧,这要看银行的处置节奏。蔡高韵说。

 

曾经存在的买肉搭骨头

 

近期在采访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时发现,在业内,曾经存在一种更加隐秘的玩法。我们叫做买肉搭骨头,比如,银行和我私下约定,购买一宗债权的同时,还要搭上另外一些债权作为条件,而搭上的债权,几乎肯定是收不回来的,之所以要搭上这些债权,是银行要加快核销。李智楠说,在自己的成本收益核算中,这些搭来的骨头,就算是成本了。

 

是有搭骨头这种做法,搭出去的东西有很多原因,核心是这些骨头要核销,银行就把它给搭出去。蔡高韵说。

 

财政部此前发布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设置了严格的贷款核销条件,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贷款损失将导致无法核销,银行在实际处理不良资产时,遇到的情况往往千差万别,甚至会出现难以核销的情况。

 

比如说债务人或担保人死亡,继承人肯定不会继承债务,但如果银行让继承人放弃继承,走法律程度会很麻烦,核销就会出现难度,为了加快处置,银行就和不良资产的购买人心照不宣的把这个骨头搭出去,能够回收的部分算作现金清收,无法覆盖的部分很容易的直接核销了,不至于在账上呆着难看。蔡高韵说。

 

银行把债务人所有能处置的都处置了,实在没有可执行的财产后,债务人破产清算,这种已经进入损失类的债权,银行就搭出来,搭出来的债权一定是本身核销有困难、流程长或是阻碍银行的核销,所以,就通过搭骨头的方式赶紧把这些呆坏账核销掉。蔡高韵说。

 

搭骨头也有搭骨头的规矩,比如,债权本息合计1亿元,卖我5000万元,等于说5折,另外还有5000万元需要核销的骨头,于是就把这个债权做成1.5亿元,卖我5000万元,等于说3折,银行并大分母,但不会降低分子,这样大家都比较好做账。蔡高韵说。

你说的这种情况在早些年存在于个别银行,相当于是帮银行买坏账,如今,随着银行不良处置愈加规范化,已经很少有银行这么做了。另一位不良资产包批量买家张先生介绍的搭骨头方式后说。